您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加快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水生态支撑

时间:2023-12-15 10:55: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6621   会员投稿

近日,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地处我省的鄱阳湖作为长江上仅剩的通江湖泊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它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一直以来,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区的水资源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承载了江西省27.6%的人口总量、23.9%的耕地面积、30.9%的粮食产量和38.2%的地区生产总产值。这样一个承载了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生命湖”、“幸福湖”,近十几年来却“病”了。枯水时间提前、枯水历时延长、超低水位频现,且常态化呈现。尤其是2022年6月下旬以来,鄱阳湖相继刷新进入枯水位、低枯水位、极枯水位历史最早记录,较有记录以来(1951~2021)平均出现时间分别提前92天、98天、115天;2022年9月23日降至7.10m,刷新鄱阳湖有纪录以来历史最低水位;2022年11月17日,星子站水位更是跌至6.46米,2023年7月20日11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干旱程度超乎想象。这样一个“心脏湖”生病亮红灯,整个赣鄱大地就会血液循环不流畅,江西4500万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会受到无水之痛的严重制约,党和国家力图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高质量发展来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两个坚持”理念指引下,加快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已经迫在眉睫。鄱阳湖水利枢纽致力于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恢复自然水文节律,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兼有灌溉、供水、航运等效益,是恢复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的综合性骨干工程,将满足革命老区人民建设幸福鄱阳湖的迫切要求,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和“共抓大保护”的重要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根据相关设计思路,该枢纽建设理念一是建闸不建坝。枢纽为开放式全闸工程;二是调枯不控洪。枢纽3月底至8月为江湖连通期,汛末9月至次年汛前3月为枢纽调控期;三是拦水不发电。枢纽取消了原设计中的总装机9.2万千瓦的电站;四是建管不调度。枢纽将调度权交由流域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五是江湖两利、动态调控。枢纽统筹考虑鄱阳湖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需要。

在上述建设理念指导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定位也十分明确。一是小建设的开放式全闸工程。鄱阳湖的灵魂是水,保护和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水问题。鄱阳湖水利枢纽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按照生态建闸理念,合理调配水资源,主动修复水生态系统,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小建设,实现大保护。鄱阳湖水利枢纽是开放式的、顺应自然水文节律的可调式全闸工程,而不是长期固定高水位的水坝,不会造成江湖全阻隔。拟建于鄱阳湖的入江水道,位于屏峰山与长岭山之间,上距庐山市区(原星子县城)约12 千米,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 千米,工程设计闸轴线总长2994米,拟设置64孔泄水闸,其中为江豚迁移设置了4孔净宽60 米的大孔泄水闸;枢纽左岸设置3线单级船闸;在枢纽左岸、中间和右岸共布置3线4条鱼道。二是大保护的生态调度工程。鄱阳湖枯水不仅是江西的问题,也是长江中下游共同面临的问题。鄱阳湖水利枢纽坚持“共抓大保护”,把鄱阳湖放在长江大格局中来统筹和保护,没有开发任务,取消了原设计中的总装机9.2万千瓦的电站。鄱阳湖水利枢纽,把自然状况下的多年平均水位优化线作为生态调度的参考基准,不会改变鄱阳湖“夏丰冬枯”的基本形态。在鄱阳湖汛期(3月底~8月底),闸门全开,枢纽“相当于一座桥”,鄱阳湖与长江实现自然连通,与建闸前无异;枯水期,枢纽发挥调控作用,减缓鄱阳湖湖区水位快速下降,并不少于天然流量下泄,可为长江中下游补水。9月至次年3月底,枢纽以鄱阳湖自然形成的多年平均水位线为基础调度原则线,根据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调节,更好的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鄱阳湖不同年际的丰枯变化自然特性,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导致的生态和民生问题。枢纽建成后,由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长江下游沿岸城市乡村将共享一江清水。三是和谐共生的“幸福湖”工程。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要想让鄱阳湖成为“幸福湖”,保障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四个方面缺一不可。鄱阳湖水利枢纽通过科学合理调控枯水期水位,可满足水安全保障、支持水生态修复,促进水环境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功能,让鄱阳湖的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真正让鄱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湖。以水安全促进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水利枢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在枯水期保持一定水位,增加湖泊水面容积,增大水环境容量,生态保护作用显著:可改善枯水期水质;可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恢复和增加生物资源;可改善湿地质量,扩大和改善候鸟的栖息环境。让湖区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测算,该枢纽建成后将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供水效益:可为环湖区的城市和乡镇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用水安全保障,环湖72座水厂的供水保证率可从现状的80~97%提高至97~100%,环湖农村102个乡镇的水源供水保证率从现状的70~85%提高至90%以上,受益总人口400多万。灌溉效益:改善湖区242万亩晚稻灌溉条件,提高约31.7万亩新增灌面的灌溉保证率,为湖区粮食安全提供水源保障。渔业方面:可扩大湖内定居性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面积,改善其生存条件,增加渔业资源。航运方面:改善湖区及周边河流部分河段航道条件,增加枯水期航道水深和航道宽度,新增深水岸线。宜居水环境方面:可为沿湖城镇提供较为稳定的秋冬季河湖景观水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与环境,促进湖区建设与发展。

江西是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色沃土。总书记高度关注江西的发展,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关心老区人民生活,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对革命老区和人民群众的赤子深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征程上,“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这是总书记对江西的殷殷希望和嘱托。

江西在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过程中,制定了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宏伟目标,全省上下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智慧、汇聚力量,进一步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向同行,将好事办好,将实事做实,坚持“靠水吃水”,建设科学合理、尊重规律、生态优先的高质量鄱阳湖水利枢纽,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水生态支撑,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审签:郑少忠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